您好,欢迎来到岱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控信息早知道『2025.7.17』总第117期

发布日期:2025-7-17    浏览量:515次
图片

【热点关注】

图片

1、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部署“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应对工作

2、艾滋病科学大会呼吁防控创新成果公平可及

3、《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标准》来了!

4、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举行 “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新闻发布会

图片

【科技前沿】

图片

5、无创脑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新突破

6、肠道菌群或影响孕产妇心理健康

7、精准定位心梗“犯罪”血管成为可能

图片

【详细内容】

图片

1、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部署“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应对工作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7月14日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和13个重点省份联合会商,研判“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雨情汛情和台风形势,分析洪涝台风灾害风险,研究部署防汛救灾重点工作。会商预测,7月16日至8月15日,我国降雨呈“南北多、中间少”分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珠江、黄河、海河、辽河等流域可能有较重汛情。(内容来源:健康报)

2、艾滋病科学大会呼吁防控创新成果公平可及

据新华社报道,为期4天的第13届国际艾滋病协会艾滋病科学大会7月14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开幕。大会呼吁,面对资金压力不断加剧等挑战,应加快促进长效艾滋病预防和治疗创新成果的公平可及,推动全球艾滋病防控取得新突破。(内容来源:健康报)

3、《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标准》来了!

近日,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标准》发布,编号和名称如下:WS/T 868—2025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标准。

本标准提供了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和体重管理的指导建议。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开展对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水平的评价和体重管理工作。(内容来源:国家卫健委)

4、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举行 “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新闻发布会

近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围绕“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中国疾控中心鼠疫及布氏菌病预防控制基地研究员邵奎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刘钢、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李艳,介绍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与高温、洪涝灾害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疾控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副司长席晶晶:按照惯例,首先我向大家通报近期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分析和健康提示。暑期人员流动增加,高温多雨,结合传染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多渠道监测结果,预计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肠道传染病风险将会增加。一是随着夏季蚊虫进入活跃期,部分南方省份发生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本土疫情的风险逐步上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蜱传疾病,在局部地区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风险。二是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当前正处于高发季节,需要给予关注。三是呼吸道传染病处于较低流行水平,新冠疫情将降至较低水平,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

在此,也提醒大家,暑期高温天气频繁出现,老人、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要密切关注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信息,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暑降温,户外作业人员更要注意防护。同时,暑期也是旅游出行高峰,建议大家在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健康风险提示,旅途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南方省份居民应定期清理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积水,减少蚊虫孳生。近期,全国多地逐步进入主汛期,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灾区居民要做好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及安全。(内容来源:国家疾控局)

5、无创脑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新突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卢洁教授团队联合该院神经内科唐毅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首次证实,40赫兹经颅交流电刺激在改善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调节脑功能连接方面有显著疗效,这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药物治疗提供了关键证据。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放射学》。(内容来源:健康报)

6、肠道菌群或影响孕产妇心理健康

据新华社报道,芬兰图尔库大学一项新研究显示,孕期或产后出现抑郁、焦虑症状的女性,其肠道菌群组成与无相关症状者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为探究肠道菌群与孕产妇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新证据。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学术期刊《大脑、行为和免疫-健康》上。(内容来源:健康报)

7、精准定位心梗“犯罪”血管成为可能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张毅/赵逸凡团队在人工智能解析心电图波形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开发并验证了一套特殊算法,可通过标准12导联心电图波形高精度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犯罪”血管,尤其在对诊断难度较大的左回旋支识别上表现突出。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子刊《数字健康与人工智能》。(内容来源:健康报)




END



供 稿:禹娜

审 稿:张科华

编 辑:健康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