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岱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控信息早知道『2025.9.2』总第125期

发布日期:2025-9-2    浏览量:421次

【热点关注】


1.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暨为民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2.山东省举办202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暨“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宣传活动


【科技前沿】


3.压力会在分子层面改变心脏功能

4.新型AI工具有助更精准预测疾病风险


【健康科普】


5.睡得越多越健康……是真是假?

6.开学健康课:科学防控传染病


【详细内容】


1.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暨为民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暨为民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作开班授课。

雷海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人民健康能力,确保完成年度和“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开启“十五五”新篇章筑牢健康根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全面推进为民服务实事落地见效。强化秋冬季呼吸道等传染病防控,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落实育儿补贴、普惠托育等生育支持政策。强化行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整治,改善宣传引导工作,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内容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山东省举办202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暨“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宣传活动

9月1日,山东省202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暨“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宣传活动在泰安市举办。

活动现场,播放了2025年山东省“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展示视频,餐饮单位分享了“三减”健康菜开发推广经验,省疾控中心发布了山东地域特色“三减”健康菜谱,医疗机构介绍了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建设情况,省疾控中心与有关单位联合发布了“齐鲁青耕”慢病管理双智能体。活动还组织实地观摩了泰安市中心医院健康体重管理中心。

2025年9月是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全省将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内容来源: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3.压力会在分子层面改变心脏功能

据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团队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仅10天急性压力就足以引发炎症,导致心脏功能出现细微改变。他们揭示出其背后的分子机制:一种名为NLRP3炎性小体的多蛋白复合体被激活,该复合体是炎症反应中的关键“放大器”。这是科学家首次证实,环境压力可直接触发心脏细胞内的这一过程:释放出有害分子,进而促使心脏病发生。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于最新一期《分子与细胞心脏病学杂志》。(内容来源:健康报)

4.新型AI工具有助更精准预测疾病风险

据新华社消息,芬兰阿尔托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能够更精确地预测个体罹患常见疾病的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肝脏疾病等,从而为医疗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新手段。研究人员介绍,新工具可同时分析年龄、胆固醇水平、生活方式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其对长期健康状况的影响,从而使预测更接近实际情况,医疗和科研人员不仅可以获得高风险预警,还能查看哪些风险因素共同影响了评估结果。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内容来源:健康报)

5.睡得越多越健康……是真是假?

睡眠并非越多越好。人体内“生物钟”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调节睡眠,因此睡眠也存在节律,睡眠过多或过少,都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成年人每晚的睡眠时间应控制在7~8小时。同时,注重提高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对维护身体健康也至关重要。(内容来源:健康中国)

6.开学健康课:科学防控传染病

开学季即将来临,随着师生重聚校园,各类传染病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容易成为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温床”。师生和家长要共同重视传染病防控,做好科学防护。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常超过38℃)、咽喉痛、咳嗽、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儿童感染后还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校园防控要点:

①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手段,学生和教职员工属于优先推荐接种人群,建议在每年度流感流行季前接种疫苗,如9、10月份。

②强化教室通风。建议每天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确保空气流通。

③落实健康监测制度。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实行居家隔离休息,避免带病上课或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④推广良好卫生习惯。师生应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掩住口鼻,在人群密集场所或疫情高发期建议规范佩戴口罩。

(2)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源之一,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仅需10-100个病毒颗粒即可致病,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易引发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儿童感染后以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成人则以腹泻为主,常伴有恶心、腹痛、低热等症状。

校园防控要点:

①加强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餐具消毒制度;禁止生熟混放;海鲜贝类等必须彻底煮熟;不提供生冷饮水。

②落实手部卫生措施。落实“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必须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洗手,学校应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免洗洗手液仅作为应急使用,不能替代流水洗手。

③规范呕吐物、排泄物处理流程。发生病例后应立即疏散周边人员,由专人佩戴口罩、手套和防护服,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物进行覆盖消毒(酒精类消毒剂效果不佳),污染区域应彻底通风并做终末消毒。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表现为全身性、瘙痒性水疱疹,在结痂前均具有极强传染性。该病毒可在体内长期潜伏,成年后可能再次激活引起带状疱疹。

校园防控要点:

①加强通风与定期消毒。教室、宿舍等场所每日至少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对桌椅、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表面开展日常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②严格实施健康监测。坚持晨午检制度,发现发热或皮疹学生立即上报校医,并及时联系家长送医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③规范隔离患病学生。确诊水痘的学生须居家隔离,直至所有水疱完全结痂(一般不少于14天),返校前需提供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

④积极推动疫苗接种。广泛宣传并有序组织水痘疫苗的2剂次接种,提升免疫覆盖率,构筑校园群体免疫屏障。

新学期,新起点,健康防护不容忽视。愿每位师生都能以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内容来源:监测预警中心-流调溯源中心)



END



供稿:孙璐璐

审核:郑传涛

编辑:健康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