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信息早知道『2025.10.22』总第135期
【热点关注】
1、全国前三季度卫生健康支出15712亿元
2、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调研组在京开展《医疗器械管理法》立法调研地方科技
3、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将于11月启动入户登记
4、全国近三年培养9.4万名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科技前沿】
5、人类大脑功能在55至60岁时达巅峰
6、每天少坐30分钟有助于提升代谢健康
【健康科普】
7、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吗?
【详细内容】
1、全国前三季度卫生健康支出15712亿元
10月17日,财政部网站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卫生健康支出15712亿元,同比增长4.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928亿元,同比增长10%;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652亿元,同比增长4%。
2、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调研组在京开展《医疗器械管理法》立法调研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调研组在京就《医疗器械管理法》草案开展立法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瓦里安医疗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了解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等情况,并召开立法座谈会,听取北京市药监局、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等监管部门、企业和医疗机构的意见建议,就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强化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进行了深入交流。科
3、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将于11月启动入户登记
据新华社消息,国家统计局10月17日发布公告称,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将于2025年11月1日启动入户登记,现场登记工作时间为2025年11月1日至30日。调查内容为人口和住户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4、全国近三年培养9.4万名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据新华社报道,2025年“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成果展示活动近日在山东省枣庄市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健身操舞、民族传统、农村特色、科学减重等项目的交流展示,集中呈现培训计划实施以来的丰硕成果。据悉,该计划由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全国妇联于2023年启动,三年来共培养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9.4万人,覆盖3.3万个行政村。
5、人类大脑功能在55至60岁时达巅峰
据新华社消息,不少人三四十岁就开始把“老了,记性不好”这句话挂在嘴边。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在55至60岁时大脑整体功能才达到巅峰,在处理复杂任务以及职场中担任高层领导时,可能会比年轻时表现更好。相关研究报告日前刊载在《情报》杂志上。
6、每天少坐30分钟有助于提升代谢健康
据新华社报道,芬兰图尔库大学参与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每天仅减少30分钟的坐姿时间,就能改善身体利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代谢健康并降低慢性疾病风险。这项研究共纳入64名有久坐习惯且具有多种慢性病风险因素的成年人。研究人员要求干预组每天减少1小时坐姿时间,通过增加站立或日常轻度活动实现;对照组则维持原有生活方式。结果显示,成功将久坐时间减少至少半小时的参与者,在轻度运动中表现出更好的代谢灵活性和脂肪燃烧能力。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学术期刊《斯堪的纳维亚运动医学与科学杂志》。
7、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吗?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秋冬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建议6月龄以上的人(无疫苗接种禁忌)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后,抗体保护水平一般可维持6个月,疫苗保护力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弱,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增强防护。
为达到良好预防效果,流感疫苗推荐接种时间为每年9至11月,以保障在流感流行高峰前形成有效免疫屏障。若未及时接种,整个流行期内仍可接种。以上内容来源于健康报、新华社网站等
供稿:禹娜
审核:张科华
编辑:健康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