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岱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戊肝:离我们并不遥远

发布日期:2016-7-13    浏览量:2680次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很多人对戊肝非常陌生,甚至是闻所未闻,事实上戊肝离我们并不遥远,国内时常有因食物污染引起戊肝小规模暴发的报道。在各种病毒性肝炎当中,戊肝发现最晚,大众知晓率远没有甲肝、乙肝或丙肝高。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戊肝,300多万急性戊肝病例,5.66万与戊肝有关的死亡。戊肝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近年来戊肝发病率逐年递增,发病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甲肝。戊肝发病已居我国成年人急性病毒性肝炎首位,病死率为1%~5%,远高于甲肝。
  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即“病从口入”。“病从口入”一直以来是肠道传染病防控的难点,也是近几年我国戊肝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戊肝的传染源非常广泛,戊肝患者以及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戊型肝炎病毒,如果未经及时消毒处理,会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或健康人的手,一旦易感者食用了带有戊肝病毒的饮用水和食物,或生食含有戊肝病毒的蔬菜、瓜果等均可感染戊肝。此外,戊肝是人畜共患病,除了人作为传染源外,很多动物也是戊肝的传染源,如猪、牛、羊、猫等都是戊肝的动物宿主,其中猪的感染率非常高,可高达90%以上,贝类海产品中戊肝病毒的携带率也较高,而这些家畜和海产品亦是我们日常主要饮食来源。一旦食用带有戊肝病毒且未煮熟的猪肉、猪肝、海产品都可能会患上戊肝。
时下,天气越来越热,冷饮、凉拌小吃、生蚝、生鲜、烧烤渐渐成为人们饮食中的主角。气候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也为戊肝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夏季,因为饮食不当而染上戊肝的病例时有报道,如:孕妇贪食海鲜,染上戊肝;商务人士在外就餐染上戊肝等,这些身边的例子都告诉我们在外就餐,一定要当心“病从口入”。吃火锅烫猪肝、海鲜等,一定要烫熟才能下肚,否则极易染上戊肝。
   戊肝是多发病,全人群易感。经常在外就餐者、集体就餐人员、学生、中老年人、孕妇、慢性乙肝患者是高危人群。妊娠期妇女感染戊肝后可造成流产、早产、死产等,慢性乙肝患者合并戊肝感染,病情更重,病死率更高。
  感染戊肝者,多数发病急,病程长,临床上以发热、疲乏、食欲减退,黄疸、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多见,表现与甲肝类似,在罕见情况下,急性戊肝会造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和死亡。
  除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外,接种疫苗是预防戊肝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市民可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戊肝疫苗,不要让健康小船说翻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