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岱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狂犬病预防常识

发布日期:2015-8-6    浏览量:2996次

狂犬病预防常识

1、狂犬病的危害
狂犬病是一种十分凶险、病死率非常高的传染病。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当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作病死率几乎达到100℅.
2、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人被病兽咬伤、抓伤后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兽多为狗、猫、老鼠、狐狸等动物。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20-60天,最短5天,个别可长达十几年或更长。其发病早期表现为低热、头痛、全身发懒、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等症状。病人对声音、光线或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伤口周围也有麻木、刺痛的异常感觉,手脚四肢仿佛有蚂蚁在爬。两三天以后,病情进入兴奋期。病人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遇到声音、光线、风等,都会出现咽喉部的肌肉严重痉挛。病人虽然口渴却不敢喝水,喝了水也无法下咽,甚至听到流水的声音或者别人说到水,也会出现咽喉痉挛。严重的时候,病人出现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狂犬病患者神志大多数清醒,但也有部分病人出现神经失常,说胡话。
3、如何预防狂犬病
预防狂犬病发生和流行必须采取多种措施
加强动物管理,做好犬只免疫,捕杀染病动物。
被动物咬伤后(也称暴露后)尽早到有资质的乡镇(街道办事处)防保站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犬伤接种门诊进行处理:
严格处理伤口。立即用20℅肥皂水与清水交替清洗创口至少15分钟,然后清水或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之后,再用75℅的酒精和碘酊消毒创口,如需缝合须在狂犬免疫球蛋白接种后再进行。
狂犬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如有出血性伤口,应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抗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免疫血清。
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要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必要时加倍注射。免疫接种程序是咬伤后当天注射2剂,第7天、第21天各注射1剂,或咬伤后的第0、3、7、14、28天各注射一剂。(省卫生厅明确规定:全省范围内用人用狂犬病疫苗只能在有资质的预防接种门诊使用,任何个体门诊、村卫生室、药店均不能经营、使用人用狂犬病疫苗)
重点人群暴露前免疫:一些职业人群和重点人群如兽医、动物管理人群、养狗(猫)者、接触野生动物或实验动物的野外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救治犬伤的医护人员等暴露机会比较多,应实施暴露前免疫。